[摘要] 规划建设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打造国际级生态水城,是建设名副其实副中心的题中之义;把更多的水引入城市、留在城区,让水生态成为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和随时可用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待。
【各界声音】
水是城市之韵,文化是城市之魂。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位于隋唐洛阳城、汉魏洛阳故城等遗址的腹地。如何把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水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发展优势?这是示范区建设必须直面的问题。
报告明确,在伊河东湖和中央生态走廊之间,规划以文化创意、文化休闲为主题的国学文化创意城,重点布局名人文化景观长廊、世遗博览园、洛阳手工艺园、洛阳宫灯园、汉朝风情街等项目,规划建设一批互动性强、文化氛围浓厚的国学体验园、国学研究馆,塑造丰富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
“要把潜在文化资源变成文化软实力,必须将文化符号融入具体的景观和建筑设计之中,让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老城区代表团的代表们十分关注水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文化传承和弘扬,希望能紧紧围绕“世界圣城、丝路起点、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四大城市文化名片,着力打造全球华人寻根问祖、朝圣先贤、拜谒华夏文明的文化中心。
【定位之三】
以旅游为龙头,融合提升功能,打造世界旅游度假目的地。
【各界声音】
水生态往往伴生着“水经济”。市人大代表、河南联合煤化集团董事长徐六生表示,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要遵循“以水定城、以水兴产”的治水新思路,把重点河段、湖泊等水系建成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放大伊洛河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实现水、产、城的有机融合。
报告指出,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将重点规划建设以文化旅游、生态休闲为主题的国际旅游度假城,组团布局水上游乐园、文化风情园、水景风情街、非遗文化展示馆等特色旅游项目和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对此,徐六生表示,伊河、洛河自然生态资源得天独厚,历史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一定要在吃透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构建大旅游格局,建设洛阳城市“生态客厅”和“文化客栈”。
【定位之四】
以科技为动力,强化创新驱动,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各界声音】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人才是创新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当前,洛阳正在举全市之力推动创新创业,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理应走前头、当标杆。
“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不只是要建一批水系工程,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水生态文明建设,吸引人才,带动资本、技术、项目、产业集聚,打造白领聚集地,为制造业升级提供‘智慧大脑’,为引领经济转型打造‘核心引擎’。”市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将紧盯产业发展方向,以佳环境、优政策、好服务,打造的科技创新城,重点组团布局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科技研发基地、设计服务基地、战略产业基地、科技博览中心和互联网创新基地,打造洛阳科技和洛阳制造的新名片。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